首页 > 最新动态 > 私募监管再度趋严!微信视频号暂停私募相关用户直播准入资格
最新动态
私募监管再度趋严!微信视频号暂停私募相关用户直播准入资格
2024-06-2610

私募监管再度趋严。近日,一则“视频号暂停私募基金相关用户申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的消息在业内传开。记者向多位私募人士核实后发现,该消息属实。多位业内人士坦言,今年以来私募行业监管愈发细化,私募逐渐回归私域,此次行业被禁止申请直播,与如今的监管思路一脉相承。未来私募行业将进一步聚焦于合格投资者,不管是品牌传播还是业绩展示,都需严格管理好投资者适当性风险。

01

                       私募被禁止申请      
              视频号金融科普类直播准入         
  
    
近日,一则关于视频号团队下发的“金融科普直播准入标准更新通知”在各大微信群广泛传播,主要内容是视频号暂停私募基金相关用户申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

此外,从6月27日起视频号对已取得金融科普准入资格的私募基金相关用户取消准入资格,被取消准入资格的视频号用户不再可于视频号进行金融科普类直播。
对此,相关视频号官方客服,也确认了上述通知为官方发布。
根据视频号团队于6月18日更新的“金融科普类直播准入标准”(下称“标准”),明确显示“暂不支持私募基金机构和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的申请”
而追溯到去年年末,微信也更新过一版“标准”。其中重点内容包括:未经腾讯书面许可,主播不得通过直播诱导用户进行投资,包括但不限于推荐或提供具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等通过直播围绕股票、证券、基金相关知识进行科普直播,直播间需标明主播个人真实姓名、从业编号及所属公司
“如今看来,在私募监管趋严后,视频号和私募‘一刀切’,对后者品牌建设或许会有一定影响。”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表示。
沪上一位私募人士透露,近年来视频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很多私募及其创始人由于无法公开展示业绩、进行宣传,便选择通过直播科普的方式获得投资者信任,进而转化为品牌价值甚至是资金申购。另外,部分第三方或者渠道会通过邀请私募管理人做客直播间的形式进行传播或路演,此次视频号规范后可能此类行为也难以进行
北京一位量化私募人士坦言,公司并未开通视频号,但是会定期发布投资者教育类的录播视频,目前尚未收到这一方面的进一步要求,后续是否也会被限制尚不可知。
02

              监管趋严
       私募逐渐回归私域
         
暂停私募基金相关用户申请金融科普直播准入,近日,银行将被禁止代销私募投资基金的话题备受关注,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已经在征求意见。
据悉,此前发布的《指引》明确要求,除了已履行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合格投资者、符合规定的基金评价机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向不存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委托关系的机构或者个人提供基金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除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其签署该基金代销协议的基金销售机构以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展示和传递基金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中国证监会、协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指引》出台之前,一些头部渠道会在每周汇总各大私募的业绩表现。但事实上,很多纳入汇总的私募基金并非在该渠道代销,只是仅仅纳入了观察池或白名单。此次停更业绩周报是根据最新监管要求作出的整改。”上述私募人士坦言。
在停更周度业绩的同时,多个券商渠道、第三方销售平台还马不停蹄地找到私募管理人签订代销协议,以获得净值展示资格
“以前私募基金净值展示的‘灰色地带’暗藏着很大的投资者适当性风险。”某私募合规总监坦言,一方面,很多私募不需要经过代销机构的尽调便可以有选择地展示产品净值,这容易对投资者造成误导。另一方面,此前部分第三方平台的私募基金净值展示没有设置严格的合格投资者认定环节,存在较大公开宣传的合规风险。上述相关《指引》有助于促进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
在监管持续发力背景下,私募行业也在加速扶优限劣。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基协注销了2537家私募的登记,其中协会注销、主动注销、依公告注销的分别有1905家、584家、48家。从机构类型看,全年注销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有1725家、730家。
在注销类型上,不同于2022年,2023年协会注销的私募数量明显多于主动注销。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注销超800家私募。与此同时,多家私募机构受到中基协的纪律处分,一些违规行为严重的私募机构,还受到辖区证监局的调查和处罚。
文章来源:私募基金日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